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专业 - 自考专业 - 正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
来源:fjsedu.com 2005-10-1 16:35:13 【字体:小 大】

1.专业代号

  本科段:050105(新) A01(旧)
  基础科段:
050105(新) B01(旧)
2.主考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
3.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分专科(基础科段)和本科两种学历。
  本专业考试计划为衔接式计划,整个计划分为基础科段和本科段两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的阶段。凡通过本计划基础科段规定的13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累计达到70学分经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专科毕业证书。凡继续参加本科段规定的11门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取得合格成绩,并经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凡外语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福建师范大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4.报考本科段条件
  ①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书者,可直接报考。
  ②凡取得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序列的各类高等学校(含自学考试)非汉语文学专业专科毕业文凭的,参加本专业本科段的应考者,均须加考本专业基础科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古代汉语三门课程。
  各类考生所加考的课程一律不得免试。
5. 考试课程及学分
  (1)基础科段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备注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0529
文学概论(一) 7
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6
053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5
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6
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 6
0535
现代汉语 7
0536
古代汉语 8
0506
写作(一) 7
0024

普通逻辑

(二选一) 4
0429
教育学(一) 4

  (2)本科段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备 注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37
美学
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540
外国文学史
0541
语言学概论
0015
英语(二)
14
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选考课程

五门任选二门

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815
西方文论选读
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说明:
  年龄40周岁以上可申请免考英语,但须加考3门选考课,并且不授予学位。
6.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
  考生在取得本科段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后,应根据本人的学习情况,确定论文题,写出论文提纲,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办公室。主考学校接到论文提纲后,要安排指导教师进行审定,提出修改意见,安排交论文初稿时间。考生可通过书面方式与指导教师联系,接受指导。也可找指导教师面谈。论文完成后必须参加由主考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每年安排一次,具体时间在《报考简章》上公布。考生见到答辩安排后,应将抄正的论文稿(一式六份)寄主考大学,并按规定的时间参加论文答辩。
7.福建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科段)新旧计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    

新  计  划 旧  计 划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 程 名 称 学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哲学
 中国革命史

4

4

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4 文学概论(一) 7 文学概论 6
5 现代汉语 7 现代汉语 8
6 古代汉语 8 古代汉语 10
7 写作(一) 7 写作 6
8 外国文学作品选 6 外国文学 8
9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含当代)

8
10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5
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2
1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6
13

普通逻辑
—————— (二选一)
教育学(一)

4 普通逻辑
—————— (二选一)
教育学
4
总学分
  70   70
总课程门数 13      

说明:
  ①1999年底以前已通过旧计划“哲学”和“中国革命史”考试,并达8学分以上,可顶替新计划1、2、3三门课程。只通过“哲学”,须考新计划课程2、3,只通过“中国革命史”,须考新计划课程1、2。
  ②2000年上半年执行新计划。
8、福建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新旧计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 。

新  计  划 旧  计 划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 程 名 称 学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哲学

中国革命史

4

4

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4 文学概论(一) 7 文学概论 6
5 现代汉语 7 现代汉语 8
6 古代汉语 8 古代汉语 10
7 写作(一) 7 写作 6
8 外国文学作品选 6 外国文学 8
9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含当代)

8
10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5
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2
1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6
13

普通逻辑
—————— (二选一)
教育学(一)

4 普通逻辑
—————— (二选一)
教育学(一)
4
总 学 分
70   70
总课程门数 13      

说明:
  ①1999年底以前已通过旧计划“哲学”和“中国革命史”考试,并达8学分以上,可顶替新计划1、2、3三门课程。只通过“哲学”,须考新计划课程2、3,只通过“中国革命史”,须考新计划课程1、2。
  ②2000年上半年招待新计划。
8、福建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新旧计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 。

新  计  划  旧  计 划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 程 名 称
学分
1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政治经济学
4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3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中国现代文学史(含当代)
6
4 语言学概论 6 语言学概论
4
5 英语(二) 14 英语或日语或俄语
14
6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中国古代文学史
8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8  美学 6 美学(选考)
4
9 外国文学史 6 中国通史
3

10

|

11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小说史
4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现代散文史
3
西方文论选读 4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选读
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汉语语法理论
3
外国作家伤口专题研究 4 鲁迅研究
3
实践
考核
毕业论文

不计
学分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加

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2
2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含当代)
8
3 古代汉语 8 古代汉语
10
4     文学概论
6
5     现代汉语
————— (二选一)
教育学
8
4
总学分 65学分以上  54学分以上
 
总课程门数 11 必考9门,选考2门  
 

说明:

  ①10~11为选考课程,已取得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三门课程合格成绩,但其中不含有美学课程,其中任一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8,剩余二门课程可顶替新计划序号10~11中对应的课程。
  ②已取得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一门、二门或三门课程合格成绩,其中含有美学课程的,旧计划中美学可顶替新计划序号8,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剩余的选考课程可顶替新计划中的选考课程,不足的课程应补足。
  ③凡通过原旧计划课程《文心雕龙》研究、《红楼梦》研究、东方文学、中国文学专题研究、中西比较文学、音韵学、训诂学、李白杜甫研究、文学创作论九门中的任何一门,均可顶替新计划序号10~11中的任一门。
  ④年龄在40岁以上的应考者,可以申请免考本科段的英语课程,但必须加考三门选考课,并且不授予学位。
  ⑤1999年底以前已通过旧计划“政治经济学”(4学分)考试,顶替新计划1、2、两门课程,未通过者,按新计划课程1、2参加考试。
  ⑥2000年下半年执行新计划。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